首页>检索页>当前

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合唱”——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回眸

发布时间:2023-10-11 作者:惠娟 刘晓蕾 季昕 杨匀 贾文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摘 要:今天,从亚欧大陆的东端到西端,从拉美、加勒比海到非洲大陆,从茫茫大漠到广袤草原……“一带一路”建设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10年前,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亚欧非大陆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这一倡议契合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诉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今天,从亚欧大陆的东端到西端,从拉美、加勒比海到非洲大陆,从茫茫大漠到广袤草原……“一带一路”建设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10年来,我们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丰硕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持续增长,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无数“连心桥”“繁荣港”“幸福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铺展,让亿万民众的生活从此改变,书写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发展、联动发展、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画卷。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给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带来不少新挑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各国携手同行,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实现共同繁荣。

千百年前,唐宋诗人每每在西北边疆时的百感交集,都会化作千古诗句传诵至今。如今,站在“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仍旧感慨万千,但再已寻不到“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惆怅与伤怀了。10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谱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合作篇章,树立了全球发展与合作新的里程碑。

p19.jpg

2023年3月24日,“文心雕龙·和而不同”——中国民俗文化东盟行(菲律宾站)活动在菲律宾远东大学举行。图为现场表演(供图|许文豪)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一带一路”勾画美好未来

“……鉴于有必要促进各国间友好关系的发展……因此现在,大会,发布这一世界人权宣言,作为所有人民和所有国家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1948年12月10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这也是全世界译本最多的文件。

“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这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任务目标中的最后一个,或许也是最核心、最具支撑作用的一个。

2023年,《世界人权宣言》通过75周年,距离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有7年时间。站在当下的坐标点上放眼全球,“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演进,人类社会对于如何实现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渴求与探索从未停止。地区冲突、逆全球化思潮、全球性疫病、气候变化……重重困难之下,我们需要一种理念,让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尝试放下分歧,寻找对抗冲突之外的解决问题方式;让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通过经贸合作、教育交流加深对彼此的了解;让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真正认识到,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只有携手并进才能开创属于最大公约数的光明未来。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2023年7月4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该理念在10年间获得的关注、认可、践行和成效。

环宇攘攘而大道至简,其道的本质就在于“以天下之心为心”。突破全球发展面临的时代困局,改变对于不同类型国家发展必由路径的刻板印象,都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理念,一种站在更高层面、基于更宽广胸怀、来自不同文化视角、秉持正确义利观的理念。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速度最快的、以独立自主模式壮大起来的发展中国家,更作为负责任大国,愿意让世界了解进而理解自身的发展模式,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共享中国智慧、展现中国气派。

同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作为承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一带一路”也是打造人类利益共同体的最好方式。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再到“全球文明倡议”,10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不断从宏观构想,一步步变为可实现的方案和目标,逐渐覆盖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饱含极高的政治哲学,具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在构建清晰理论框架的同时,针对具体问题不断提出解决方案,正是这一理念拥有无穷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国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和全人类的未来最重要的“确定性”和“推动力”。

中国的发展道路让世界看到,确实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模式,可以让一个曾经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稳定的“压舱石”。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认可中国的发展模式,认可其能够实现各国间的互利共赢,能够造福世界。

10年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国际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各国对构建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等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响应,中国同老挝、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哈萨克斯坦、印尼等国建立起双边命运共同体,亚太、中国-东盟、中国-中亚、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的蓬勃发展都是有力证明。

10年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像“种子”,既是种在卢旺达的菌草,种在多米尼加的水稻,也是播撒在世界人民心田的理解与友谊。

10年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像“良方”,既是航行在大洋上的和平方舟,在科摩罗实施的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更是引领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路标。

10年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像“道路”,既是跨境物流运输网已覆盖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老铁路,穿越大洲的中欧班列,更是向世界人民发出的迈向共享“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呼吁与引领。

法国作家索尼娅·布雷斯莱曾感慨地说,自从了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后,我就在不断思考如何推广这一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擘画人类社会前进方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我神往,它唤起了我对不同文明的向往,对自我突破的渴望,以及对人类携手创造美好新事物的期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未来:全球化的世界,每个国家都应积极参与。这个未来就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起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布雷斯莱的感慨,并非空穴来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感召下,对话正在取代对抗,协商正在取代胁迫,交流正在取代交锋。目前,已有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10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加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下各类双多边协议倡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不计其数。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而团结起来的人们,正在共同描绘一幅展现友谊合作的最美画卷,谱写一曲讲述民心相通的最动人乐章。

从中国出发走向世界,中国学子在各国学府中求索知识,展现青年形象;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创造就业岗位;中国科技工作者帮助欠发达国家增产,消除贫困和饥饿;中国医疗队深入疫病流行地区,对抗病痛与死亡;中国维和力量出现在最危险的冲突前线,维护世界和平……

从世界出发来到中国,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土木)与尼日利亚政府联合培养的首批65名赴华留学生已顺利毕业,将在尼日利亚交通运输系统发挥作用;留学中国的老挝青年活跃在中老铁路的各个岗位,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中文特长成为他们的优势;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从中国传统文化到高新技术,在中国学习的收获和对个人发展前景的帮助,越来越得到各国青年的认同……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风云激荡波涛汹涌之中岿然不动,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能堪当砥柱中流,则需要无上的能力、非凡的魅力与不懈的毅力。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中国,高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将始终不渝做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者,坚持公正、合理原则的国际新秩序的推动者,与世界各国并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间正道上阔步前行。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

不久前,在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就读的利比里亚留学生唐林和同学们前往河南省兰考县实地走访,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斗风沙、治水患的故事令他们深受感动。于是,来自18个国家的37名留学生决定写一封信给习近平主席,讲述自己在华学习深造的体会。

此后不久,他们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信中表示“希望你们与中国同行加强交流、互学互鉴,通过审计这个窗口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为深化国家间友谊与合作积极贡献力量”。

截至2023年6月,设立于2016年的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已累计为7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审计机关培养了280余名专业人才。“中国的大数据审计技术令我印象深刻,中国的扶贫审计、跟踪审计等做法非常先进,这些宝贵经验我要带回马拉维审计署。”显然,在中国学习的经历让来自马拉维的莫浪受益匪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教育,正是连通心与心的桥梁。

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随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相继出台,“一带一路”建设的教育引擎高速运转。

在国际上,中国教育主动对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交流机制建设,为民心相通系牢纽带。随着《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落实,目前,中国已与数十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位学历互认协议,成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启动“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深化中国-中东欧教育交流合作,推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语言互通,为民心相通架设桥梁。据统计,2017年-2022年,我国累计选派国际问题研究及非通用语种人才3000余人,涉及68个非通用语种,涵盖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2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30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

此外,双向留学为民心相通培育使者。我国设立了“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精心打造“留学中国”品牌,不断提升来华留学质量效益。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生占比达54.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国出国留学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有6.61万人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同比增长15.7%。

“妈妈,你在的地方是我第一个家,而武汉是我第二个家。她病了,我们陪着她。”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来华留学生组成“钢铁侠”志愿服务队,与中国人民并肩抗疫;从看到外国人都不敢说话,到口语流利地和外国人交谈,陕西省合阳县南沟村的小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来华生支教团的“洋老师”指引下,领略了大山外的广袤世界;2016年扛起摄像机记录下中老铁路勘探划界的欧阳泰来到中国南京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21年学成归国的他又一次亲眼见证了中老铁路通车的历史瞬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走进中国社会,感受着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脉搏。

在乌克兰教当地小朋友背唐诗,在闻风节去埃及朋友家品尝当地传统食品——咸鱼,帮马来西亚的干爹干妈筹备他们女儿的婚宴,漫步于布拉格街头寻访卡夫卡曾经的足迹……一批批中国青年走向“一带一路”沿线那些曾经陌生的国度,开始和那里的人们建立深厚的友谊。

在国与国教育交流合作的带动下,“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心越走越近。

在国内,通过创造性地采用部省(区、市)签约共建方式,构建起“携手同行、顶层设计、政策倾斜、重点突破”的“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新局面。自2016年起,教育部陆续与18个省(区、市)签署了部省(区、市)共建备忘录,以此为带动,地方和高校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空前,平台建设也在不断增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成果不断丰富。

全长近7000公里的古陆上丝绸之路,有1600多公里在如今的甘肃省境内。曾经的甘肃因丝绸之路而繁盛发展,如今地处内陆的甘肃,也因再次喧闹起来的新丝绸之路重新成为中外交往的重要枢纽。

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之际,教育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合作备忘录》。甘肃成为第一个与教育部签约的省份。

其实,早在备忘录签署之前,甘肃就已经行动起来。作为知名的中医药大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甘肃与他国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从民间层面上升到政府支持。10年来,甘肃不断深化中医药国际教育体系,加强与国外医学、教育等院校的全面合作,创新中医药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加快复合型中医药服务人才培养。

如今,甘肃已在匈牙利、巴西、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新西兰等12个国家建立了16家海外岐黄中医中心、中医学院,大大加强了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力度,改善和优化了中医药“走出去”的国际环境。

2015年10月,在甘肃省政府倡议下,兰州大学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经过近8年发展,联盟已拥有5个地区和学科分盟,国内外加盟高校184所,覆盖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生动实践。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同时也是华侨大省。多年来,福建构建起教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的华文教育体系,因此成为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留学中国、学习中文的第一站。福建的“一带一路”教育实践,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

“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是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高端人才培训的品牌项目。从“泰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到“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项目学员逐渐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截至2021年,该项目已为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13国培养了近1300名熟练掌握中文、热爱中华文化、熟悉中国国情的高级人才,项目学员成为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向所在国人民介绍真实全面的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福建“一带一路”教育探索中的一个标志性项目。作为中国第一所高校全资设立、具有独立校园、多层次办学的海外分校,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诞生与成长注定要面对一个又一个难题:两国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的差异,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庞大的建校工程量,资金流动的风险,招生与课程设置等,要翻越的高山一座连着一座。2016年2月22日,分校终于迎来了首批新生。截至2022年,分校已培养四届共3348名优秀毕业生,其中多数已继续深造或进入知名企业就职,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注入力量。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以中国古代杰出发明家鲁班的“大国工匠”形象为依托,首创并率先推动组织实施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知名品牌项目“鲁班工坊”。2016年3月,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渤海化工集团在泰国大成技术学院建成我国首个境外“鲁班工坊”。

同一年,泰国小伙纳他武进入这所“鲁班工坊”求学。在这里,他不但收获了一个中文名字,掌握了一口流利中文,更学到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如今,纳他武正奔忙在地处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核心区的泰中罗勇工业园的生产线上。鲁班所代表的中国工匠精神和古老的东方智慧,在这片异国土地上继续散发着独特的能量。

走进唐宁街10号为包括英国首相在内的200余名宾客奉上“年夜大餐”的英国“鲁班工坊”师生,将全球首个“中医鲁班工坊”带进非洲的迪亚拉,通过鲁班工坊实现儿时铁路梦的吉布提青年艾查……他们因“鲁班工坊”与中国结缘,更因“鲁班工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随着中亚首家“鲁班工坊”——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的正式启动运行,全国被认定的“鲁班工坊”运营项目达到27个,涵盖了自动化、云计算、电子信息、动车组检修、工业机器人、城市热能应用等领域和专业,服务20余个亚非欧国家。这些“鲁班工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上的一个个“技术驿站”,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圆发展梦插上了翅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力量。

10年来,教育与共建“一带一路”相互成就,教育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带一路”也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契机。

正如以色列阿什凯隆学院中国外交政策专家莫迪凯·查齐扎曾刊文指出的那样,海湾地区各国发展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殊途同归于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

面向未来,中国教育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绘制“工笔画”为主线,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努力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的全球教育伙伴集聚区、国内国际教育循环示范区、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辐射区,为中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发展新空间。

科技赋能:为共建“一带一路”加装“新引擎”

在巴基斯坦瓜德尔中国专家指导种植的试验田里,菌草已有一人多高,本地的香蕉、大枣、生姜等通过中国专家传授的育种和嫁接技术,成活率、产出率大幅提升,当地的农业技术员开心地吃上了亲手种植的蔬菜。

2018年10月,“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瓜德尔港自由贸易区成立。中方专家的到来,推动了当地种植业的发展,不仅帮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还提高了瓜德尔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5年来,研究中心在瓜德尔推广传播中国农林技术、培养人才,为当地人带来了荒漠播绿致富的“金钥匙”以及绿色发展理念。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如今的瓜德尔港已从当年的荒芜之地变成了巴基斯坦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这里的发展变化令当地人惊叹。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瓜德尔港正朝着地区物流枢纽和产业基地方向稳步发展,当地民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共同繁荣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出发点,10年来,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不断赋能“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互利共赢,助力持续发展道路。

在东盟,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在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果斐然,围绕科技创新、5G网络、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也正持续加强。中国面向印尼、老挝等国开展了北斗应用系列活动;协助泰国打造5G智能示范工厂;在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建设了海外云计算中心……科技领域的合作正在不断拓展。

在阿拉伯国家,能源合作正成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和双方合作新格局的重要内容。中国企业投资、承建的光伏、风力发电项目助力约旦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与沙特国家植被发展和防治荒漠化中心开展合作,综合利用卫星提供多源数据及人工智能数据处理技术,助力“绿色沙特”倡议的落地;由上海电气总承包建设的迪拜950兆瓦光热光伏复合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使迪拜减少16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2万多个家庭提供清洁电力。

在非洲,中国医疗队带来的微创治疗技术推动了桑给巴尔医疗水平的进步,通过参与医院事务管理,中国医疗队希望把中塞友好医院建成“西非最好的医院”……中国医疗队以行动促进中非卫生合作提质升级,共同构筑守护当地民众生命健康的屏障。截至2021年,中国同40个非洲国家45所非方医院建立对口合作机制,为非洲各国培训各类医务人才2万人次。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非洲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体系日趋完善。

对于中国的付出与实实在在的行动,国际学者们也看在眼里。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非方主任罗伯特·吉图鲁说,非中科研合作有助于消除非洲大陆的疾病和贫困,促进非洲发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国为非洲乃至世界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吉图鲁的结论,来自一系列数据。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项目,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科技合作领域广泛,援建项目、重大政府合作项目和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的实体企业,都包含了多种类型的跨国技术转移、技术贸易和技术人员培训。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此外,中国与法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将中国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并与多国及多个国际组织在数字经济、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从理念到实践,一个个蓝图正在变为现实。10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构建起互联互通的全球性平台和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各参与国在迎来重要机遇期的同时也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源禀赋各异,社会制度、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其自身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发展挑战;另一方面,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使得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大流行病等多重全球性危机叠加频发。跨国界、跨领域、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合作成为解决这些复杂问题与挑战、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并宣布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包括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等4项行动。我国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积极响应,全方位多层次参与,加强前沿、新兴技术研究,前瞻性布局能够引领未来的重点领域合作,以科技创新合作引领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2019年以来,中国与克罗地亚两国围绕九寨沟和克罗地亚普利特维采湖国家公园“姐妹”遗产地生态保育恢复开展了系列联合研究,合作解决了九寨沟震后大面积裸岩边坡植被恢复的重大科技难题,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合作研究还为相关部门申请“九寨蓝”专属颜色命名权提供了科学依据。支撑这一中克国际科技合作的正是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作为吸引高科技产业、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载体与平台,科技园区合作承载着推动产业价值链重构,催生高端引领、各具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的重要功能。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集聚了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188家,目前已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46个。近年来,常州结合以色列技术、项目特点,建立了荧光RNA即时核酸检测技术产业化、骨科与运动康复产业支撑等一批技术创新平台。2023年5月,创新园特别推出“Go Israel”品牌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和服务中以两国创新资源互联互通,以达成更多合作项目。

据统计,中国已与84个共建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支持联合研究项目1118项,累计投入29.9亿元,在农业、新能源、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3家联合实验室;与共建国联合建立了31个双边或多边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分别与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中亚、中东欧建设了5个区域技术转移平台,在联合国南南框架下建立“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并与8个国家探索建立官方科技园区合作关系。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一带一路”引领的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了各国间创新要素的流动、聚集与深度融合,也促进了沿线的共同发展繁荣。让世界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让科技进步真正惠及世界各国人民,以提升人类福祉为目标,“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科技创新合作也必将不断为全人类赋能,持续造福于世界。

人才支撑:增强“一带一路”建设的“造血”功能

近日,在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铁路专业知识的老挝首批铁路教师们完成为期1年半的学习,踏上归国之旅。据悉,他们归国后,将为中老铁路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为老挝的铁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支持和帮助老挝培训铁路教师队伍,是着眼于中老铁路建设事业长远发展,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人才力量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跨越的生动体现。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人的因素无疑应该放在首位。“一带一路”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设施建设、技术、资本、货币、贸易、文化、政策等方方面面,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立体式且万分迫切的。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等对外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0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区域间深度合作带来福音,更为我国人才工作提供了新的内生动力和外在机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纷纷发挥优势特色,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不断解题破局,加速前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由中国高校倡议构建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致力于为人类发展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合作平台。自2015年成立至今,该联盟已吸引全球150多所高校参与,其中,中亚国家高校就有18所,为中亚国家提供了人才培养的平台。学校之间密切联系,实现了更多青年彼此了解、学习借鉴。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亚学院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关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印象最深的中国俗语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它的意思是一件事情一步一步地开始,一代一代地实现。中亚国家和中国的关系也是这样子的,一步一步、一代一代,共同发展。

让不同国家的学生互鉴、共享发展成果,正是“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的初衷。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结合自身优势,通过专门成立“一带一路”的研究院等平台对口办学,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国际化人才。

西南交通大学是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铁路人才的高校,在国际化铁路人才培养方面同样走在前列。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同一年,学校就主持参与了“基于‘一带一路’的铁道工程与运输组织国际科技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国铁路‘走出去’人才培养培训研究”等重大咨询项目,开始思索国际铁路人才培养之路。

面向国内“输出型”和沿线国家“本土化”两类人才,西南交通大学打造“本研衔接、订单培养、终身学习”三种模式,重构铁路核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10年间,2000余名交通领域管理和技术骨干、4000余名岗位技术能手、5000余名沿线国家轨道交通人才从这里走出,沿着铁轨,奔赴世界。

在2023“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大会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浙大四院和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党委书记徐键作了题为《“三院一体”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三院一体’由浙大四院和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共同构成。该模式的运行理念是从临床需求导向出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搭建科学研究平台,从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徐键说,该院还同时招收海外留学生,聘请外籍专家,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

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实践者和受益者。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探索新增长点,已在海外摸索出一套工作体系。如今,中国企业已从单纯的建设者向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转变,真正开始了属地化的进程。

作为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了国际化人才集聚专项工程,努力消除人才发展、评价、管理的顽瘴痼疾,为“一带一路”建设释放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中石油将国内人才、本土化优秀人才、外籍人才与合资合作企业人才一道统筹配置,并以项目聘用、技术合作等方式,不断加大引进海外项目急需的高端人才力度。专门为国际化人才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岗位职级、人才晋级体系,建立适应国际化业务发展的人才成长通道。

2018年,中航国际与埃及政府签署了铁路项目,并同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共同设立铁路优才招生项目,为埃及培养铁路运维人才。目前,两期培训课程共培养了56位铁路专业埃及学生,为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维护积累了一批掌握中国标准的属地化人才。

原埃及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巴德里曾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在加强本地化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为实现国家基础设施发展和加强互联互通的共同目标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供能力建设和职业培训,实现了双赢。

2016年11月,“健康快车斯里兰卡光明行”活动启动,这是健康快车活动首次走出国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活动持续一个月时间,累计为斯里兰卡503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

“健康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交流合作我们能窥见“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人才交流合作的范式。

首先,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平台不断完善。近年来,通过各方努力,已初步形成以多双边为基础,服务六大经济走廊和沿线支点国家的卫生合作战略布局,其中集政府间政策合作、机构间技术交流和健康产业展会为一体的系列卫生合作论坛发挥着人才交流的重要作用,如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中阿卫生合作论坛等。

其次,中国主动将相关人才输送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健康快车”项目为例,该项目于1997年启动,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健康快车”项目带着医疗人才、设备和技术走出国门,与沿线国家当地医院进行合作,向当地百姓提供慈善医疗。

最后,中国与多国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支持各国重点专科中心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从“输血式”援助转向可持续“造血式”援助,在“一带一路”沿线留下了“带不走的医疗队”。

建平台,聚人心,促融合,共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一带一路”建设人才交流合作中的一大亮点。“异国师徒”的“传帮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本土人才,让沿线人民共享“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真正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的“天下大同”理念。

人文交流:助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今年8月,成都大运村,来自塞浦路斯代表团的田径运动员埃琳娜在“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仔细对照《大运中文100句》手册,特意找出了与阿拉伯数字“196”对应的汉字,并用笔写下“一九六”。她说:“这是我跳高的目标高度,希望这3个汉字能给我带来好运。”

以体育之名,以文化为桥,成都大运会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各国青年在交流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共同勾勒出一幅文明相交相知、包容互鉴的青春画卷。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强调人文交流的重要作用,着力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

“我们要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文明多姿多彩、发展道路多元多样,这是世界应有的样子。”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再次强调,人文交流是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一环。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人文交流工作,多次在重要场合阐明人文交流的重要作用,他强调,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

为把“一带一路”这条幸福路铺得更宽更远,中央及各部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首次针对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制定的专门文件,也是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对人文交流工作作出的最富体系性的擘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丰富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作为配套文件,教育部出台《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设计了4方面内容作为引领性举措,重点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强化务实合作,加大推进力度,促进民心相通,不断为“一带一路”建设厚植民意根基。

原文化部发布《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具体包括“一带一路”国际交流机制建设计划等12项子计划,为“一带一路”文化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绘制了路线图。

……

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推动了“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布局谋划,沿线各国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走上了“快车道”。

元首外交引领、高访带动、高端机制示范,人文交流共识不断增多。

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29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领导人出席,来自140多个国家、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参会,形成5大类279项具体务实成果。习近平主席与各国嘉宾在雁栖湖畔许下美好的心愿:“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

2019年,第二届高峰论坛吸引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提出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如今,中国政府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都签订了政府间人文交流协议,高层访问密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会晤、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中阿文化部长论坛、东盟-中国(“10+1”)领导人会议等高级别文化磋商陆续建立,在区域人文交流中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渠道畅通、层次丰富、形式多样,人文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40多年来,一个发音为“阴阳”的中国名字一直在巴巴多斯体育爱好者当中口耳相传。据说这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乒乓球教练,他传授的技术一直在巴巴多斯的运动员中传承着。后凭借有限线索,通过各种渠道证实,他就是中国援巴巴多斯第一任乒乓球教练杨荧。

1979年,杨荧远渡重洋,应邀在巴巴多斯担任国家队教练。“这么多年之后巴巴多斯人民还记得我,让我感到很幸福。”如今已经91岁高龄的杨荧说。

40多年后,第二任援外教练吴聪踏上巴巴多斯的土地。他的到来使球员的成绩迅速提高,在中美洲和加勒比运动会预选赛和加勒比锦标赛上,巴巴多斯国家队均获得了男子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在巴基斯坦,中巴友谊的故事被搬上了荧屏。

8月3日,首部由中国和巴基斯坦合拍的电影《巴铁女孩》举行首映式,影片讲述赴巴基斯坦参与水电站建设的中国女工程师与巴基斯坦当地女孩因足球结缘,相互帮助,并最终实现彼此人生梦想的故事。影片的主取景地之一就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下建成的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

影片的中方出品人谢鹏是四川人。据他介绍,2008年汶川地震后,巴基斯坦倾力相助,将全部战略储备帐篷第一时间运到了四川,他深受感动,所以萌生了制作电影展现中巴友谊的想法。

在教育交流中,中国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在文化交流中,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缅甸、塞尔维亚、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国签订了文化遗产合作文件。此外,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联盟相继成立,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各类艺术节、博览会、交易会、论坛、公共信息服务等逐步实现规范化和常态化。

在人文交流互鉴精神的感召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心越走越近、越贴越紧,其他各领域的合作也“感而遂通”。

一组组数据,可以直观感知到共建“一带一路”10年硕果:

184个,200多份,这是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国际组织数量和合作文件数量。

2700亿美元,8.56%,这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数额和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幅。

1.2万亿美元,8000亿美元,这是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累计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

……

10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结伴同行,共同绘制着合作共赢的新蓝图,沿线国家民众有了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多亏了中国企业的支持与帮助,我们能买到便宜又好吃的面粉。”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居民穆米诺夫说。以前,这里的面粉需要从外地购买,运输成本高,价格居高不下。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杜尚别面粉厂母公司和中粮集团顺利接洽,中方负责面粉厂的工艺设计及机电设备供货和技术指导。从那以后,当地的面粉价格大幅下降,民众的粮食供应有了保障。

“村民们喜欢看电视,他们可以知道这个国家正在发生什么,他们也知道是来自中国的企业为我们安装了电视。”最近一段时间,布隆迪穆迪姆布齐镇镇政府书记官安妮莱丝忙碌地接待着来镇政府看电视的村民。2022年11月,得益于中非人文合作的“万村通”项目,这里装上了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他们与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

一大早,博茨瓦纳东部邵雄镇的村民侯法妮·奥莱克勒就忙着洗菜、做饭,院子里还泡着一盆要洗的衣服,在以前,这样随意用水的生活是她不敢想的。2022年2月,由中建博茨瓦纳公司承建的马哈拉佩水厂升级项目正式竣工,水厂投入运营,满足了周边70公里范围内7个村庄居民的用水需求,惠及人口约11万。奥莱克勒说:“新水厂建好后,每天都能喝上放心的饮用水,日常用水也不是问题了。村里再也没有停过水,大家都特别高兴。”

一家面粉厂,保障了当地居民粮食供应;一个卫星电视接收设备,连接了千万人民与世界的距离;一座水厂,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送到千家万户……这些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让沿线国家人民的“心联通”。

以心相交者,方能成其久远。10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为共建“一带一路”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各国和谐美妙的文明音符奏响和合共生的华美乐章。

正如法国席勒研究所国际问题专家塞巴斯蒂安·佩里莫尼(Sbastien Primony)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所说,“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实现合作共赢,正是当今世界应该选择的正确道路。继“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陆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些倡议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理念,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朗朗神州,祚传千载;漫漫丝路,泽遗百代。“一带一路”诞生10年来,无论它始于哪里,无论其伸向何方,“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都已演变为沿线国家携手共创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念,集束成照亮古今、指引未来的“丝路之光”。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广袤的世界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去一起书写人类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篇章。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9-10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